根据四川省教育厅关于印发《四川省基础教育“网链共享计划”建设与应用指南(试行)》(川教函〔2025〕160号)的通知精神,2025年10月9日,金川县教育局召开基础教育“网链共享计划”工作推进会。金川县教育局副局长曹孝勇、相关股室长及相关学校负责人和各学科骨干教师参加会议。

会议首先由县教育局分管领导曹孝勇副局长介绍全县“网链共享计划”工作组织架构,并对全县基础教育“网链共享计划”项目建设进行了安排部署。其次引领学校和学区中心校就项目开展情况进行了交流发言。最后电教站站长于吉洪介绍阶段性成效。项目覆盖全县16所中小学的所有学生,项目学校的设备采购已进入资金审核阶段。

会议强调,一是强化顶层设计,夯实保障基础。各校网络带宽必须提升至100 兆以上,以满足大量教学资源传输和在线教学的需求;在乡镇及偏远地区学校,网络带宽也确保不低于100 兆,建立建全组织架构,建立“周调度、月通报、季督查”工作机制,统筹解决项目实施中的难点问题。完善硬件支撑,预计投入专项资金92.13万元,完成1所引领学校、3所学区中心学校,21间直录播教室标准化改造,更新相关设备,实现“网络通、设备全、环境优”的硬件保障目标,并要求12所偏远乡村学校加入网链共享计划”,成为联盟学校,实现资源共享,减小城乡差距。二是构建联盟体系,深化协同联动。包括优化联盟布局:按照“城帮乡、强联弱”原则,确定金川县中学校为县级引领学校,3所学区中心校、链接12所乡村薄弱学校,形成“1所引领校+N所网点校”的发展格局。健全运行机制:制定《教学联盟管理办法》,明确联盟校在资源供给、教研协作、教师培养等方面的职责清单,建立“线上+线下”双轨协作机制,学科研讨覆盖全学段全学科。强化三级联动:主动对接省级领军学校与州级教科研机构,借鉴优质学校直播授课、资源建设等先进经验。三是创新共享模式,提升实施效能。包括推行“双师协同”教学模式:针对乡村学校音体美等专业教师紧缺问题,采用“城区主讲教师+乡村辅助教师”模式,有效破解乡村学校“开不齐、开不好”课程的难题。构建“线上线下”教研共同体:按学科组建网络教研组,每月开展集体备课、观课议课、同课异构等活动,推动联盟校实现备课、授课、教研、评价“四同步”。


会议要求,一要完善激励机制:制定教师参与网链教学的考核与激励办法,将主播授课、教研参与等纳入教师绩效考核与职称评定体系,提升参与积极性。二要加强技术支撑:项目设备采购到位后,确保直录播系统稳定运行,提升平台接入与使用体验,推动共享内容从学科教学向德育活动、心理健康、校园文化等领域延伸,实现“全要素、深层次”共享,持续提升县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水平。三要深化教研合作:推动联盟校间更频繁、深入的教学研讨,优化直播互动体验,促进教师专业共同成长。四要升级网络配置:与当地通信运营商合作,对金川县各学校的网络进行全面升级。有条件的学校,优化校园内网络布局,增加无线 AP 覆盖范围,实现校园无线网络全覆盖,为师生随时随地接入网络提供便利。
金川县教育局电教站 于吉洪
上一篇:赋能基层医疗 守护高原民生
下一篇:没有了!